小米造车,雷军需要一个“强势副手
日期:2023-06-25 10:06:59 / 人气:348
为了造车,小米内部高管团队还在变动。
近日,据36Kr等媒体报道,小米汽车发布了多条高层职位变动信息,其中包括供应链部门总经理一职,全球供应商麦格纳中国区副总裁黄振宇接替小米汽车部门副总裁李·。
供应链业务完成岗位更替后,李将兼任小米汽车市场部总经理,或直接向小米董事长雷军汇报..此外,小米“老人”秦将担任市场部副总经理,配合李管理小米汽车市场开发。对此,小米汽车完成了又一轮高层“换阵”。
对于这一轮内部高层调整,虽然有不少媒体报道,但在业内并未引起太多关注和讨论。这可能是因为抢人事件,对于小米汽车来说已经成为“正常的事情”。
自2021年3月雷军宣布小米进军汽车以来,一直在抢夺行业内的造车人才。从最早的时候在小米官网上发“英雄帖”招募人才加入。后来,他干脆用高薪和股权在其他车企“挖人”,担任自己造车业务的高管。
其中包括上汽通用五菱市场前负责人周硕和吉利研究院前院长胡正南。前者自来到小米后曾负责小米汽车市场部一段时间,但有消息称周硕已匆匆离职。后者已经是小米汽车的高级顾问。
雷军如此高薪高管的原因很明显——他想找懂造车和卖车的人做副手,一起打造小米汽车品牌和产品。
毕竟,常年布局智能手机乃至3C消费电子产品,对造车行业了解不深的雷军和小米还是学生。
就在两个月前的2023上海车展上,已经宣布造车的小米并没有参展,而雷军却以参展商的身份来到车展,打卡蔚来、小鹏、氪氪、高和、BBA等多家车企的展台,详细体验各个品牌的最新产品。在一些网友看来,“雷军只是需要用卷尺测量产品尺寸”。
此前一两年,雷军曾亲自带队去上汽通用五菱、长城汽车等车企总部,参观生产线,体验这些品牌的产品。
从拜访车企,到上海车展打卡,再到用高薪找副手,雷军的所作所为,不仅仅是为了实现“2024年量产首款量产车”的承诺,更是为了学习和弥补自己在造车领域的短板,让首款车型发布时,其产品仍能在新能源汽车战场占据优势。
如今,虽然小米官方一直强调造车进度超出预期,但首款产品的详细参数和细节并未公布,以至于业界对其产品的竞争力产生诸多质疑。距离小米汽车明年正式量产只有半年时间。雷军和小米汽车能证明自己吗?
01
小米造车,人才大战依然无孔不入。
在挖人这件事上,小米汽车还在继续。
根据小米汽车透露的信息,本次内部高管调整主要集中在供应链和营销方面,其中供应链部门由现任小米汽车副总裁、原麦格纳中国区副总裁黄振宇兼任,直接向雷军汇报..
据在线旅游了解,黄振宇在麦格纳任职期间,参与了麦格纳与BAIC新能源的多项合作,包括成立名为“蓝谷麦格纳”的合资工厂,在业内也被称为“北汽蓝谷智能制造基地”,以及Polar Fox ARCFOX αT T首款车型的量产上市
由于小米汽车尚未公布黄振宇何时加盟,根据arc foxαT 2020年上市,以及小米汽车2021年9月公布的17位造车高管中并无此人推测,小米汽车挖黄振宇应该是最近的事情。
在业内看来,基于黄振宇此前在麦格纳供应链的管控经验,是他掌控小米供应链更合适的人选。
小米对人才的渴求,从公布汽车的那一刻就开始了。
2021年6月,也就是雷军宣布小米要造车的三个月后,小米官网的招聘页面上推出了很多与汽车制造相关的工作,涉及自动驾驶、整车制造、传感器、控制、感知、R&D等细分行业,而这些工作在当时都是“快手”。
我是通过在线旅游在小米官网查的社会招聘信息。截至发稿时,我们可以看到智能汽车的招聘需求仍然很多,如汽车电源硬件工程师、自动驾驶仿真研发工程师、高精地图算法工程师等,仍然排在招聘页面的前列。
小米现在招聘一些职位,截图来自小米官网。
在发布“英雄帖”的同时,还有更直接的挖掘。
就在小米汽车发布招聘需求的当月,据《未来汽车日报》报道,小米在全球范围内挖来了自动驾驶领域的大牌和专家,薪酬基本都是“百万美元年薪”起步。此外,小米还会用更高的股权激励作为挖墙脚的竞争力。
其中,挖吉利研究院院长胡正南最为人熟知。2021年6月,据多家媒体报道,小米汽车当时正在挖走胡正南,并开出10亿元股权加薪酬的待遇。对于这一传言,胡正南曾辟谣称“消息不实。”
但三个月后,胡正南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公开表示,他已亲自加盟雷军创办的顺为资本,将专注于智能汽车科技生态领域。在业内看来,这一表态不仅印证了此前小米挖角的传闻,也成功成为雷军造车路上的“关键副手”。基于胡义南在造车领域多年的经验,可以帮助小米快速造车。
至于胡正南为什么加入顺为资本而不是直接加入小米的造车团队,小米汽车官方一直没有对这个问题给出解释。所以当时业内的猜测可能是出于竞业协议的约束,也是为了规避今后汽车产品专利侵权的风险。毕竟汽车圈因为跳槽而被起诉专利侵权是常有的事。
引入胡正南后,小米汽车挖大佬的节奏更加频繁。
在胡正南加入顺为资本的当月,小米汽车宣布了包括雷军在内的17人高管团队,团队中除了小米公司的一些“老人”,还包括宝马i/M品牌前设计师李天元,他将负责小米汽车的设计。
去年1月,小米汽车正式宣布任命一名高管,在立法大会上担任小米汽车副总裁兼小米汽车北京总部政委,负责统筹小米汽车综合管理、专项业务推进、小米汽车北京总部组织和人才建设,向雷军汇报。
据了解,于曾任北汽集团战略规划部部长、新能源党委委员、新能源常务副总经理,兼任蓝谷智慧能源公司董事长、ARCFOX事业部总裁。主导建立了姬胡汽车高端汽车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品牌的长期产品规划、用户体验设计和数字化应用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
半年后,雷军从上汽通用五菱挖来人才。去年7月,据第一财经等媒体报道,上汽通用五菱销售公司原副总经理周硕正式加盟小米汽车,担任小米汽车营销负责人,直接向雷军汇报
然而,就在加入小米汽车7个月后,他在今年2月匆忙离职,导致李和秦两位高管掌控了小米汽车市场部的内部变动。
综合以上信息,可以看出小米汽车对人才的渴求,尤其是造车行业高管的挖角,是一个持续的动作。这背后,也反映了雷军和小米在造车领域弥补短板的迫切性。
02
强副和真技术都是小米造车的刚需。
从开始造车开始,雷军就走上了一条无法回头的路。
“这是我人生中最后一个重大的创业项目。我决定自己带队。我愿意把这辈子积累的成绩和名声全部放进去,为小米汽车而战。”2021年3月底,小米春季新品发布会上,雷军如此高调地说。
雷军宣布小米进军造车业务,消息来源是雷军个人微博
然后在一个月后的一次直播中,雷军透露“小米汽车可能三年后就死了”,再后来雷军在不同场合的表态,2024年逐渐成为行业内外公认的小米汽车量产的最后时刻。
这意味着,造车不是一个随时可以停下来的生意,而是雷军和小米押注未来、证明自己的战略性生意,而从开始到交出第一份“成绩单”的时间只有三年。
但一个事实也摆在了雷军面前——在造车这件事上,他自己和小米都是“局外人”。
众所周知,小米在宣布进军造车之前,一直在智能手机、3C消费电子、物联网等领域进行布局。对于智能汽车领域,雷军的顺为资本分别在2015年和2017年参与了蔚来和Xpeng汽车的融资,但对造车领域了解不多,更不用说自己造车了。
为了从0到1造车,不懂造车的雷军首先需要找一群懂造车的人做他的副手,帮他实现造车梦想。
“跨界造车玩家,传统汽车行业高层次人才流动,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正常选择。由于跨界造车企业不熟悉汽车行业的运行规律,需要引进汽车行业的管理人才,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市场。”联合会秘书长崔东树对连线之旅表示。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小米才会花大价钱和上文提到的股权来吸引胡正南、于等造车巨头的加入。这种情况也发生在其他跨境汽车制造商身上。例如,在杜畿成立之初,其CEO夏将大部分精力用于招聘造车人才,并以高薪吸引人才。
除了人才,外行的小米还需要很多造车技术的支持。
没有技术,可以花钱买——这应该是雷军认为能快速弥补造车技术短板的最好办法。因为小米造车的时候,雷军就宣布要用“未来10年投资100亿美元,一期投资100亿人民币”的资本优势,作为百年汽车产业的敲门砖。
之后“买买买”就开始了。2021年9月,小米投资黑芝麻智能,这也是小米汽车在智能汽车上游核心芯片环节的首笔投资;对于新能源汽车“心脏”的动力电池领域,小米汽车先后投资了卫兰新能源、珠海冠宇、中创新航、赣锋锂电池、蜂巢能源等多个电池。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智能能力已经成为评判一款产品的重要指标之一。由此,小米汽车在该领域的投资布局也非常深入。
小米开始造车5个月后,宣布以7737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亿元)收购自动驾驶技术公司DeepMotion发行的全部股份,从而弥补了自动驾驶技术和算法的不足。
除了软件,小米还看中了自动驾驶领域的上下游两家企业,穆宗科技和何塞科技。前者是提供ADS(自动驾驶系统)和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技术和产品供应商;后者是一家专注于激光雷达传感器研发的供应商。
除了自动驾驶,小米汽车还盯上了智慧停车领域。2021年8月,参与了名为爱停车企业的战略融资,爱停车企业是一家专注于城市级智慧停车,通过AI技术提供大型城市级智慧停车解决方案的企业。
爱停车是小米投资的,截图是公司查的。
通过小米汽车在自动驾驶领域的这些上下游布局,或许可以看出小米汽车正在努力在首款产品上实现泊车一体化和高阶自动辅助驾驶的优势。
这些布局动作被业内认为是小米汽车在通过求才和花钱买技术的双重布局,弥补自身在造车技术和R&D方面的短板,赶上正在下滑的行业发展进度。
但对于雷军和小米汽车来说,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03
小米汽车,等不及了?
自从小米造车以来,行业内外对它的进步一直有一种感觉——慢。
会有这种感觉,不仅仅是因为小米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高速发展后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七年,整个赛道不再是一片蓝海,而是聚集了特斯拉、比亚迪、蔚来、小鹏、理想等一批实力选手。
更重要的是,在这种背景下,小米开始造车之路的时候,行业内外在造车过程中并没有太多加速追赶的迹象。
回过头来看,在雷警官宣布小米入局造车的发布会上,除了这个造车的决定是唯一的信息点,整个发布会更多的是他自己的思考和体会,没有太多的干货。
在当年雷军其他出场的直播中,雷军透露“第一款产品可能三年后就死了”,用“可能”、“大概”等模棱两可的字眼回应第一款产品的型号细节、价格区间、产品定位,实际信息很少。互联出行在《雷军造车:车还没看到,要趁早造势》一文中有详细描述。
官方宣布“小米汽车首款产品于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产”,可能是受到行业内外的质疑,被雷军推迟到了2021年底。
当时其他几乎用小米前后脚宣布车的跨界玩家动作更快。
由阿里巴巴、SAIC和张江高科共同打造的智机汽车产品L7和LS7于2021年发布,并在当年的上海车展亮相。由华为、长安汽车和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Aouita品牌及其首款产品Aouita 11也于当年年底发布。
相比之下,百度和吉利的造车项目虽然没有在2021年发布首款产品,但也在当年公布了“杜畿汽车”的品牌名称,并透露首款产品的价格区间将在20万元以上,计划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实现量产。
目前,智机L7已于去年3月上市,智机LS7也于今年上市。Aouita 11于去年8月正式上市。杜畿的首款产品——Robo-01探月限量版于去年10月正式发布。
另一方面,雷军和小米汽车只发布了一段自动驾驶测试视频,并透露首款产品已经通过冬季测试。除了这些,不仅首款产品没有发布,甚至连首款产品的外观尺寸、产品定位、价格区间都没有正式发布,在造车进度上已经落后于阿里巴巴、百度、华为等跨界玩家。
基于这种情况,再加上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进入下半场大战,业内也有小米等不起车的声音。
今年年初,网络流传几张疑似小米首款产品外观的谍照。根据照片可以看出,它具有流线型、滑背、一体式顶篷、传统三厢车型的特点。对此,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华在微博上迅速回应,称这是二级供应商泄露的秘密设计文件。
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华回应了小米新车的谍照。截图来自王华的个人微博。
这也意味着这些流传的外观照片很有可能是小米首款产品的外观。加上今年2月部分网友曝光的小米新车图片,外界对小米首款产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综合现有信息,小米首款车型很可能是一款中型轿跑。前脸采用封闭式进气格栅和分离式大灯,底部预留进气口;尾灯设计的很犀利;屋顶采用一体式雨棚,鸟瞰激光雷达的安装位置可以清晰看到。
如果曝光的车型是小米汽车的第一款产品,可能很难在行业内找到优势。因为就这款产品而言,外观设计没有太多亮点,属于法的设计。同时在一些设计细节上,也能看到很多在售车型的影子。
例如,模型的外观和尺寸与特斯拉Model 3非常相似;前脸和大灯的设计表现出了智记L7和保时捷Taycan的一些元素。在车尾设计上,有点类似蔚来的ET5。
据后期汽车报道,小米首款产品的价格将有两个版本,一个版本将在26-30万元区间,另一个版本将在35万元以上。根据版本不同,在三电配置和智能方面会略有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20-30万元区间是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最激烈的子赛道之一,而35万元以上的高端新能源汽车赛道也聚集了特斯拉Model S、蔚来ET5、智记L7、比亚迪韩等众多热门车型,竞争压力明显。
在汽车销售行业资深专家孙浩看来,由于曝光的产品力度不够,加上小米尚未获得造车资质,小米需要加快造车进度,争取尽早推出首款产品。
同时,孙浩认为,未来20-35万元的新能源汽车赛道上肯定会有更多的选手和车型,而BBA等传统车企也在35万元以上的新能源汽车赛道上加速发力,这意味着在越来越激烈的新能源汽车战场上,小米造车的进度越晚越没有竞争力。
对于小米汽车的前景,雷军在今年2月提出了一个目标——15-20年内进入全球前五,并质疑小米造车是否为时已晚。他说汽车是百年赛道,只要你看好汽车行业,任何时候都不晚。
但是,对于行业和大众来说,或许并没有太多耐心去听雷军的口号。他需要尽快拿出产品来证明这一切。
(本文第一张图来自小米官方微信官方账号,孙浩为化名。)"
作者:天游娱乐
新闻资讯 News
- 造价超过20亿,预售才380万。《碟...07-15
- 大明星“靳东”直播邀请你加入“...07-15
- 刘亦菲的“米歇尔·普拉蒂尼”正...07-15
- 金健熙的美赢了!穿着黑色斗篷配...07-15